直肠癌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对新辅助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作用

摘要

目的:大量临床前期试验证明放/化疗能够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对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的影响,以及TILs与新辅助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本试验回顾性纳入了127例行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分别对新辅助治疗前的活检肿瘤组织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TILs(CD3、CD8T细胞)的阳性百分比,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的关系,以及对新辅助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作用.通过肿瘤退缩分级(TRG)评估新辅助疗效. 结果:共有9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TILs的浸润程度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均无相关.瘤内浸润性CD3及CD8T细胞在新辅助放/化疗后均有明显升高[放疗:CD335%vs42%(P=0.036),CD819%vs41%(P=0.011);化疗:CD333%vs42%(P=0.020),CD822%vs29%(P=0.067)].新辅助治疗前瘤内CD3及CD8T细胞同时高浸润时,预示着较好的肿瘤退缩[放疗:68%vs18%(P=0.022);化疗:66%vs15%(P=0.012)],但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状态及治疗前后的改变与肿瘤退缩无相关.新辅助治疗前瘤内CD3及CD8T细胞的高浸润与良好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CD3:67.8%vs42.1%(P=0.038);CD8:70.0%vs43.1%(P=0.003)]及5年总生存期(0S)[CD3:73%vs44%(P=0.024);CD8:78%vs43%(P<0.001)]相关.两者同时高浸润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更为显著(PFS:73%vs42%P=0.005;OS:80%vs42%P=0.001). 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能够促进肿瘤局部免疫应答,治疗前TILs可能是新辅助疗效及预后的敏感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