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及脑脊液检查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及脑脊液检查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脑脊液生化及细胞形态学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起病者28例(93.33%),伴呕吐者20例(66.67%),伴头痛者(3岁以上)15例(78.95%);脑膜刺激征阳性者13例(43.33%),意识障碍者10例(33.33%),抽搐者15例(50.00%),眼动障碍者4例(13.33%),偏瘫者2例(6.67%).急性起病(<2w)者12例(40.00%),亚急性起病(2-4w)者15例(50.00%),慢性起病(>4w)者3例(10%).有明确结核接触史者14例(46.67%),11例为患儿家庭成员,3例为亲密邻居;PPD阴性、阳性、中度阳性及强阳性者分别为15例(50.00%)、6例(20.00%)、8例(26.67%)、1例(3.33%).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外结核灶者12例(40.00%);头颅CT检查者22例,异常者19例(86.36%),直接行头颅MRI检查者8例,异常者7例(87.50% );脑脊液γ-干扰素升高者17例(56.67%);脑脊液结核杆菌DNA阳性2例(6.67%);抗结核杆菌抗体阳性1例(3.33%)。抗结核治疗前脑脊液蛋白定量水平升高(>0.45 g/L )者27例(90.00%),氯化物水平降低者22例(73.33%),葡萄糖水平降低者19例(63.33%);治疗2w后脑脊液蛋白定量,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及白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4w-8w期间以上指标改善不明显,部分病例甚至恶化,但12w后以上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T日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结核接触史、颅外结核病灶、脑脊液γ-干扰素检测及头颅CT或MRI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经抗结核治疗短期内脑脊液生化及细胞学改善缓慢,不能单纯据此评估TBM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