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凤头燕鸥在浙江的繁殖群监测与保护

摘要

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极为稀少,据估计目前全球总数量不超过50只,因其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1861年在印尼东部被首次发现并命名,1937年在中国山东青岛沐官岛为最后一笔记录,2000年在中国台湾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2004年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20只成体,当年因台风的影响繁殖失败;2005年和2006年在浙江不曾记录到繁殖群体,2007年在韭山列岛的繁殖因人为干扰失败,2008年至2013年繁殖群转移至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并在连续6年中均繁殖成功.从2004年至今,对该繁殖群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同时在沿海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保护宣传.为了建立多栖息地繁殖网络,有效拯救并复壮其种群数量,2013年,利用社群吸引技术,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实施了大凤头燕鸥(T.bergii)和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人工招引项目.本项目的野外工作从4月开始,通过栖息地改造、清除天敌、放置假鸟及声音回放等,在7月中旬成功招引了3300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其中大部分大凤头燕鸥及2对中华凤头燕鸥在目标岛屿成功繁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