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解析《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解析《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摘要

以脉象解释病机为张仲景的常用手法,领悟其所述脉象对于学习经典、认识病机具有重要的意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记载"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就"迟""数"并存于寸、关二部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寸、关二部脉象并非是"至数"(脉率)出现"迟、数",而是脉搏波在此二部的运行速度出现"迟、数",即快慢不等.原因:①脉搏波从尺部斜向上升至寸部,与前臂水平线在寸关尺三部形成夹角.医生脉诊时,三指在三部的宽度约相等,则脉搏波滑过三部的时间亦约相等;一些胸痹病人脉搏波在关部的夹角大于寸部,且寸部偏沉;根据直角三角形求弦及速度公式计算,脉搏波滑过关部的速度快于寸部;即,寸"迟"关"数".②脉学中"小"则有细的特点,"关上小紧",即提示关部脉体较寸部细;根据泊肃叶公式,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管径细的部位"流速"快,体现为脉搏波的滑动速度快.2种原因叠加,使关部"数"、寸部"迟"变得明显.所示病机为阴邪偏胜,正气不足,阳郁不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