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代赈灾制度的外化研究——以乾隆朝'勘不成灾'制度为例

清代赈灾制度的外化研究——以乾隆朝'勘不成灾'制度为例

摘要

外化与内化无疑是相对的概念,但制度外化的表现则更为丰富,外化的制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让制度文明的原则、内涵更深广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乃至思想。传统灾赈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外化,从对“勘不成灾”赈济的制度性建设及其完善、发展中体现,让灾荒赈饥济困扶危的社会救助功能在更深广的层面上体现出来,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成效。故雍、乾灾赈制度建设的最大成效就是完成了传统灾赈制度的外化,将一些接近灾赈等级的“勘不成灾”灾荒纳入赈济范畴,扩大了灾赈范围,并将其作为传统制度之外的制度进行建设及完善,使“勘不成灾”灾区得到了相应的赈济,将中国传统灾赈制度推向了巅峰,谱写了灾赈制度外化的完美音符。这既是中国传统灾赈制度发展的必然,也是雍、乾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力雄厚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必然,成为传统制度外化并取得成效的极好案例。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的措施及实践,体现了荒政制度走向巅峰即完备制度及其制度外化的完成并顺利实施的根本动因,是中国传统专制体制下最高统治者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促进作用,使建基于中国传统灾赈制度内化基础上的制度外化能依靠自上而下的专制政治的力量顺利完成。应对当时勘灾及赈济制度的完善及社会成效的良好予以客观、积极的评价,肯定官方灾赈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及赈济的高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