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 >“史”义再释——兼论源初时代中国史学的经验基础与政治本性

“史”义再释——兼论源初时代中国史学的经验基础与政治本性

摘要

理解"史"之本义的关键在于历来被忽视了的"史"字所从之"又"."史"字所从之"叉"和"口",以提喻和象征的方式规定了"史"的人类经验基础,即居于共同世界之间并且活动于公共政治领域之中的人们的言说、创制或行动的经验."史"字的另一构件"Ⅰ"表明,"口"和"又",亦即言与行,是不可分割地贯串联结在一起因而同属一体的.由此,"史"之本义的合理解释,只能是现实的、有生命的、活动的、作为言说者和创制者或行动者而存在的人们之在其所居于其间的共同世界特别是公共政治领域的言行活动及其结果.易言之,言行为"史".而这,在史学存在学(本体论)意义上,正是汉代学者所说的"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或"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之本义告诉了一个湮没于忘川之深渊的事实:在中国史学的前《春秋》即前编年体历史时代,史学的人类经验基础和源初对象是居于共同世界之间并且活动于公共政治领域之中的人们确证其能力和自我显现的实践活动与其结果,史学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政治本性,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人是"谁"(who)和人是"什么"(what)的学问.进而言之,在孔子修《春秋》或编年体史学之前,特别是在源初时代,中国史学亦即是中国哲学,是穿着厚重古朴的历史外衣的哲学,或者说是以哲学为导向的史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