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磁共振成像在肝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肝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与T1映射的肝泡状棘球蚴(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特征. 方法:采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10b值)(范围:0-1000秒/mm2)和纵向弛豫时间(T1)绘图检查15例符合手术的HAE患者.在HAE的固体,周围和背景肝实质中计算弥散系数(DC),灌注分数(f),假弥散系数(DC*)和T1弛豫时间. 结果:固体成分(820.58±331.24ms)的T1弛豫时间明显高于HAE的背景肝实质(551.52±182.93ms)固体成分(1.30±0.28×10-3mm2/sec)的IVIM衍生DC值显著高于周围组分(0.88±0.28×10-3mm2/sec)和背景肝实质(0.97±0.27×10-3mm2/秒).固体成分(13.70±7.66%),周围成分(23.59±10.73%)和背景肝实质(30.78±10.18%)之间的f值存在显著差异.固体成分(14.32±10.85×10-3mm2/sec)的IVIM衍生D C*值显著低于背景肝实质(30.06±15.68×10-3mm2/sec).重要的是,IVIM衍生的f值与T1弛豫时间显着相关. 结论: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表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可能比T1映射更好,并且IVIM衍生的f值可能是表征HAE的有价值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