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大气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质,又称为PM2.5.它与公众身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是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研究关注的焦点.大量流行病学及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作用为主.研究表明,PM2.5在100μg/m3浓度范围内与健康危害程度呈线性关系,而且即使在很低的作用浓度下,PM2.5依然显示出一定的毒性.目前PM2.5对人和动物产生毒性的机制不完全明确,由此可见,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大气颗粒物导致细胞毒性的机制,对于评价空气质量、降低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就目前国内外对PM2.5的细胞毒性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大气颗粒物诱导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目前尚处于相对粗浅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组分差异较大,因而可比性较低,难以形成系统性研究结论。应当结合我国大气雾霾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开展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机制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