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猕猴桃大会 >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摘要

本文对2014~2015年收集自河南、湖北、重庆、江西、贵州、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安徽及湖南等地区的138份猕猴桃软腐病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共获得82份真菌菌株.运用生物学特性观察、致病性测定及ITS分子鉴定等方法,发现引起中国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间座壳菌及拟茎点霉菌(无性及有性态,Diaporthe sp.,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其检出率分别为48.78%,21.95%,12.20%及9.76%.82个病原菌菌株均可从果面伤口侵入,引起软腐病症状,但除葡萄座腔菌外其他菌株均无法从果皮表面直接侵入.利用4个种的代表性菌株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中31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主栽品种进行软腐病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川猕2号''东红''和平1号''建科1号''金桃''金霞''金圆''武植3号'及'长安1号'品种的抗性较强.研究结果对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抗性育种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