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诺如病毒的风险识别及其分子进化机制探索

摘要

诺如病毒是引起流行性与散发性急性胃肠炎的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之一,近20年来已导致至少6次全球大规模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然而,体外复制体系及动物感染模型的缺乏增加了诺如病毒研究的困难,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及医疗手段.病毒序列信息的积累已经逐渐成为认识病毒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以诺如病毒序列信息为基础,分别针对病毒检测技术开发、病毒污染水平调查、病毒衣壳蛋白功能鉴定及病毒进化分析等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荧光定量RT-PCR及NASBA技术和阳离子絮凝及免疫磁珠富集等检测及样本前处理方法检测灵敏、回收率高,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水体及贝类中病毒的快速检测;以人工污染牡蛎为研究对象,借助免疫组化分析,首次证明除胃肠及消化盲囊外,腮组织也是有效的病毒监测靶点;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分别制备VP1组装的病毒样颗粒VLP以及VP1与VP2共同组装的VLPs,并通过比较在不同pH及臭氧处理条件下的二级结构变化,显示出VP2蛋白具有明显的稳定病毒颗粒结构的作用;对GⅡ型诺如病毒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p22、P2及VP2区为变异热点区域,同时对GⅡ.4型诺如病毒基因组深入分析显示,VP1与VP2可能存在共进化现象;针对GⅡ.4型诺如病毒衣壳蛋白进行多重比对及同源建模分析,结果显示,病毒衣壳上共分布有6个预测表位,其不断变化而持续产生新的变异株,是诺如病毒进化研究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