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河西走廊一带文化发展序列及其特征

摘要

河西走廊在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虽然自成体系,但又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甘青一带陇中、河湟等地区的文化发展谱系的影响,与北方草原地区也有一定的文化联系。另外,河西走廊的东西部在文化发展谱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东部的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前后连贯性比较强,较为明显的体现了与河湟、关陇区域文化的联系性:而西部的考古学文化发展面貌则表现出了较多的地方特色,受关陇、河湟文化的影响比较弱,文化谱系之间联系不甚紧密,比如四坝文化与骟马类遗存之间就存在发展缺环。先秦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经济类型基本上是维持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至于偏重于农业还是牧业,则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从时间角度看来,大体是史前早期以狩猎、采集为主,畜牧次之,农业又次之:史前中期畜牧业比重适当下降,农业比重有所增加,狩猎、采集比重明显减少;到了史前晚期,畜牧业比重反弹升高,农业比重有所降低,狩猎、采集比重则继续下降。从地点角度看来,大体是河流、湖泊缘边、绿洲、盆地一带农业比重高,山地、荒漠、草原地区牧业比重高。河西走廊史前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关陇区域,虽然也逐渐步入文明时代,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政权中心,人地矛盾尚不是很突出,对关陇区域基本上没有形成冲击或威胁,社会内部冲突也远不如中原地区那样激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