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游发展”专题会议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基于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基于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研究

摘要

规模宏大的苗族吊脚楼建筑群是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旅游资源,从集体理性的考虑出发,要保证当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木结构的苗族吊脚楼加以保护.但是村民在追逐旅游收益的过程中却是更多地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出发,他们正在不断地将传统的木结构吊脚楼改建成红砖钢筋混凝土楼,形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现象.就目前来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保护西江苗寨吊脚楼建筑群的措施以及保障制度并未有效地解决村民建砖房行为背后的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原因在于这些规范并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利益问题,理性的村民不愿放弃短期的经济收益。当然,从长期来看,村民们将会发现,基于个人理性的最优决策不仅没有带来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最终将导致个人利益受损。这样,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将推动村民由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然而,仅仅依靠制度和奖励措施不能完全解决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还需通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引导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就西江千户苗寨而言,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度、能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乡村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可以由村里有较高威信的人(比如鼓藏头、寨老)出面组织,或通过村民民主投票组成。机构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有一定约束力的规则,督促居民自觉保护传统民居,并协调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喜的是,为保护好西江千户苗寨原有的房屋生态风貌,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民房建筑保护委员会”,属贵州省首个民间自行组织保护自己家园不受破坏的群众组织。希望“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的成立,能让西江苗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