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四届福州市科协年会 >神经肌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神经肌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方面变化特点. 方法:对42例神经梅毒患者包括32例神经梅毒(有症状组)和10例神经梅毒(无症状组)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均进行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32例神经梅毒(有症状组),包括实质型神经梅毒(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12例(占总数28.6%),其中脊髓痨4例(占总数9.52%),麻痹性痴呆8例(占总数19.0%);脑膜血管梅毒16例(占总数38.1%)、脑脊膜梅毒4例(占总数9.52%)、未发现树胶肿性神经梅毒;无症状组10例(23.8%);2.4例脊髓痨的神经电生理均提示H反射异常;3.神经梅毒有症状组及无症状组的脑干诱发电位的Ⅲ-Ⅴ波峰间差值(IPL)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延长(P<0.05). 结论: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Ⅴ-PL、Ⅲ-Ⅴ-IPL)等指标有利于神经梅毒早期诊断,为临床上治疗提供帮助,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损害客观依据.2.神经肌电图中H反射对于神经梅毒中分型为脊髓痨患者,一定程度上可提供脊髓神经根损害客观依据.但神经肌电图对神经梅毒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