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超声造影对CT诊断为肺周围性炎性病变病例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CT诊断为肺周围性炎性病变病例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CT诊断为肺周围性炎性病变病例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院呼吸科住院且经胸部增强CT检查并诊断为肺周围炎性病变的患者6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男32例,女28例,年龄38.0-75.0岁,平均年龄(59.2±8.0)岁,采用Philipsiuelite高档超声诊断仪,4C-1凸阵探头,频率1-5MHz,随机配备编码谐波造影分析软件,所有患者均先行基础超声检查,了解病变情况,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回声、血流情况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造影前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造影剂为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地六氟化硫,将造影剂干粉用5.0ml0.9%的生理盐水溶解,再取出2.5ml造影剂溶液经前臂肘静脉以团注方式快速注入,随后注入5.0ml0.9%的生理盐水,实时连续动态观察病灶内造影剂增强灌注的全过程3-5min,保存动态图像。 结果:60例病例,常规超声:病灶形态均呈楔形或类三角形改变,病灶内均见血流信号,54例病灶内彩色血流呈树枝状分布,6例病灶彩色血流示周边或内部点状血流信号。60例病例造影:其中54例呈树枝状均匀性高增强,造影诊断炎性改变,增强CT诊断炎性病变或感染,后经穿刺病理证实;4例病例周边呈均匀性高增强,偏中心区域呈类圆形稍低增强,超声造影诊断为周围性肺癌并炎性改变,增强CT诊断为炎性病变,该4例病例后经超声引导穿取病灶内稍低增强区域,病理为2例腺癌,2例鳞癌;2例病例周边呈均匀性高增强,中央无增强,超声造影诊断为机化性肺炎并坏死形成,增强CT诊断为机化性肺炎并坏死,后经病理证实。 结论:超声造影对低速血流信号敏感,具有实时动态观察的优点,对常规超声显示为楔形或类三角形的肺周围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时,若发现病灶内存在类圆形低增强区时,需谨慎是否存在周围性肺癌并炎性改变,建议行穿刺活检,穿取病灶内低增强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