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4(第八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 >光学增白剂的低温溶解速率对织物及粉体增白性能的影响

光学增白剂的低温溶解速率对织物及粉体增白性能的影响

摘要

光学增白剂的低温溶解速率(ROS)对在典型的亚洲冷水洗涤条件下织物的增白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国产普通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传统DAS类型增白剂(如#33)虽然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高,但在冷水洗涤条件下对织物的增白主要受其溶解速率控制而较低。不同晶型及后处理工艺生产的这类增白剂溶解速率差异很大,因而在相同E1/1条件下对棉织物的增白效果也有一定差异。虽然DSBP类型的增白剂(如CBS)在低温时的溶解速率较高,但其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低,故在相同E1/1值的条件下,其对织物的增白效能较低。同时,由于其制造成本很高,难以在低成本条件下对棉织物有效增白。本文通过ROS实验以及循环洗涤织物增白实验,分析探讨了ROS与织物洗涤白度的关系。对DMS类型的增白剂而言,溶解速率越高其在低温洗涤时对纤维素纤维的增白能力越强。具有低温高溶解速率及对纤维素纤维适中亲和力的新型增白剂Heliya BLF专门为普通洗衣粉在低温低浴比条件使用而设计,可在短时间内在洗涤浴中迅速溶解及均匀扩散而吸附在纤维素纤维上,其对纤维素纤维的增白性价比明显优于以上两类增白剂。基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以及晶型,Heliya BLF在织物上分布均匀,无传统#33增白剂的增白花斑。同时,Heliya BLF在低用量下即能够明显提高普通粉的粉体白度,使粉体白度轻易超过CIE86白度值110。而传统的#33或DMS类型的增白剂即便在高用量下也很难使普通粉粉体白度超过100,而洗衣粉的粉体白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