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4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作为精神家园的《红楼梦》

作为精神家园的《红楼梦》

摘要

在持续不衰的“红楼热”中,核心应当是对《红楼梦》原著的阅读和深度阅读,读者和研究者早已意识到小说超越了社会揭露和道德谴责的层面而进入到了哲理性的审美境界,它远远不止是社会性悲剧而是精神性悲剧。佛家文化的创始人释迎牟尼出身显贵,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活基础上仍然感到痛苦的人,当他思考人间痛苦的原因时,就不会认为是由于物质匾乏,而感到物质世界就是痛苦之源,人要摆脱痛苦就要从外在的物质世界超越出来,实现内心的精神升华。《红楼梦》的作者当然不是释迎,但在感受世界的贵族生活背景上,有某种相通之处,它造就了这部作品所关注的远远不止是人的物质生活状况,而首先是精神生活状况,是人生的感受、人性的内涵、生命的意义等等超出故事层面的东西。这恐怕就是这部描写过去时代生活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现代人珍爱以至视作精神家园的缘由。所谓精神家园,其涵义之一是使人的精神有所慰藉、有所皈依、有所归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