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 >浅谈古人对海岛通名的认识

浅谈古人对海岛通名的认识

摘要

中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是世界上海岛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先民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开始认识海岛,开发海岛、利用海岛,并形成了约定俗成,层级清晰,普遍通用的海岛通名用词体系.这些通名用词,与汉字的造字方式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值得参考借鉴.rn 综合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及清代以前浙江沿海各地方志的记述,笔者认为,古人对海岛地名通名使用有明确的层次区别和用词的差异,一般以直观感觉上的面积、高度和植被生长情况分别称为洲、山、屿和礁。其中,洲与山、山与屿既的规模区别,又有部分穿插使用,并少量存在屿山和礁屿的用法(如,舟山群岛的云屿山、如福建福州的上礁屿和广东饶平的大礁屿等)。由于,“屿”在浙江沿海带方言中读作qi,现多写作“峙”。rn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出于帮助侵略战争的目的,对中国沿海进行了全面的测绘,编制了自北而南,包括了中国沿海大部分岛屿的高精度海图。这些海图在洋务运动中又被回译为汉语版,即《八省沿海图》。在回译过程中,按照地理学的概念,将一些原称为以“山”为通名的大岛,改以“岛”为通名(如舟山,改称为舟山岛)并出现将“礁”错译成“石”或“洛克”的问题。后来,由于中国的海图多在《八省沿海图》上基础发展起来,一些大的海岛逐渐改以“岛”为通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