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 >为了失去的家园——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四维'家园观'

为了失去的家园——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四维'家园观'

摘要

"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是腾讯基金会"筑梦新乡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索用互联网企业核心能力助力西部乡村发展的模式,用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推动乡村价值的有效输出.2014年,"筑梦新乡村"项目正式升级为"为村计划"(WeCountry).笔者以志愿者身份作为该项目室内外环境的总设计师,参与了该项目兴建阶段的整个过程,以设计师的视角对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兴建与试运营进行了持续跟踪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围绕该博物馆建设的多方参与者及其形成的多维"家园观"进行分析,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设计师对不同的使用者人群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定向分析。从乡村聚落空间与传统文化发展、乡村聚落空间的塑造与可持续性、空间与自然以及建成环境的众性等方面,对侗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与艺术空间架构以及如何提供空间行为引导并为腾讯“为村“项目提供基础型文化坐标提出了构建方向。此外,在技术层面,作为按文化传承有机体形态定位的建筑,对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如何与原有聚落环境呼应并一脉相连;建造过程中如何协调当地材料、工艺、资源与现代理念、技术、资源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建筑与景观轴线引导博物馆与周边社区人群产生关联;除了其物理设施的完善,如何更好地运用空间,使其富有生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