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 >NICU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多中心研究

NICU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多中心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的营养状况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高危因素。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十所医院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期间的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治疗,对影响早产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选对象1000例,收集合格调查表974份。平均胎龄32.8±2.0周,平均出生体重1794.9±449.5克。其中胎龄<32周378例、体重<1500克285例。rn 开始喂养时间平均第2.84±2.13天。rn 早产配方奶喂养占77.0%,母乳+早产配方奶喂养占13.6%。肠外营养应用氨基酸占87.3%,开始应用时间3.1±2.1天;应用脂肪乳剂占56.9%,开始应用时间4.3±3.2天。住院期间总热卡达120kcal/kg·d者占74.1%,达标日龄平均为16.3±9.4天;口服热卡达100kcal/kg·d者占84.1%,达标日龄平均为17.0±9.4天。胎龄越小,达标日龄越晚,且各医院之间有差异。rn 早产儿平均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7.54±4.7%,恢复体重日龄10.92±5.1天。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速度13.1±6.5g/kg·d,平均住院时间26.4±12.9天。在696例单胎早产儿中以体重、身高和头围作为生长参数,在出院时以纠正胎龄的相应百分位数进行评价,分别有60%、58.9%、29.5%的早产儿其体重、身高和头围低于第10百分位,较出生时分别提高了32.7、30.9和10.2个百分点。rn 结论:出生体重小于第十百分位、恢复至出生体重日龄滞后和体重增长速度慢是导致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对改善我国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