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9南方消化论坛暨第五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 >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治疗期间伴发溃疡性回结肠炎

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治疗期间伴发溃疡性回结肠炎

摘要

肝炎肝硬化大便潜血阳性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内镜检查,肝炎肝硬化合并溃疡性回结肠炎症极易被漏诊。国外一些个例报道证实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诱发或加重炎症性肠病;近发现,恩替卡韦作为治疗乙型肝炎新一代核苷(类)药物,除了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合成外,也能够通过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免疫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涉及肝炎肝硬化乙型代偿期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溃疡性回结肠炎的国内外报道尚未见到。我们新近接诊了一例患者,男,45岁,18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5年前因劳累后纳差、乏力、肝功能异常,曾多次因“慢性乙肝”住院治疗好转,3年前肝脏MRI检查显示“肝硬化”,23月前查HBV-DNA>105拷贝/ml,开始每天服用恩替卡韦0.5mg抗病毒治疗,一月后复查肝功能正常、HBV-DNA<500拷贝/ml,维持抗病毒治疗至入院。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偶有脐周阵发性隐痛,无发热、呕吐,无呕血、黑便,无胸闷、腹泻,自认为“感冒”,自行服用“感冒冲剂”2天,效果不佳,两天前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十余次,呈黄糊状,量少,无脓血,大便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粪潜血阳性,拟“腹泻待查”收治入院。入院胃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肠镜检查发现整个结肠充血,升结肠见散在小溃疡,回肠末端见散在小溃疡,表面覆白苔,回盲部见小息肉1枚,升结肠见2粒小息肉,在末端回肠和降结肠多处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淋巴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表浅溃疡形成,及陷窝脓肿,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学特征性改变。经加用复方甘草甜素口服,小蘖碱保留灌肠治疗,大便次数明显减少,10天后大便2-3次/日,潜血阴性,症状好转出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