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山东省第十二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效果观察-附新定位法介绍

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效果观察-附新定位法介绍

摘要

背景椎旁胸神经阻滞可以用于胸壁手术的麻醉,也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肿瘤、损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胸神经疼痛。本方法较椎管内麻醉安全性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所以近年来临床应用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做椎旁胸神经阻滞时,多以同名棘突为标志,采用盲探法寻找横突或椎板以确定椎间孔的位置。不同的胸椎棘突的倾斜度不同,与胸椎横突或椎板外侧缘的关系变化很大,故传统方法在行椎旁胸神经阻滞时,多定位模糊、穿刺困难、效果不佳。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是在尸体解剖学和CT三维重建图像基础上总结出的定位法。本课题通过观察新旧两种定位穿刺法的阻滞效果和并发症,评价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是否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目的 比较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和传统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阻滞效果,评价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将昌邑市人民医院2006:年~2008年进行胸椎旁神经根阻滞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28例141支胸神经)和对照组(传统棘旁经横突定位法,37例138支胸神经),对两组病人的阻滞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定位:①以第7颈椎棘突为标志,依次向下数出日标棘突即拟阻滞胸神经的上位棘突(胸神经同序棘突的上一个棘突);②根据总结的表内数据,在背部自每一个目标棘突中点a用龙胆紫画一垂线至b点;其长度即测量的靶点(胸神经)所在水平面到上位胸椎棘突中点水平面的距离,该线的远端标记为b点。③自b点向左或向右画一条水平线,其长度即靶点到正中线距离,该线的远端标记为c点,在c点作穿刺标志。④拟穿刺深度为所测量的靶点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如不能确定深度可试穿刺椎板外侧缘,穿刺针滑过椎板外侧缘至注水或气无阻。棘突旁经横突定位法:在拟穿刺的胸椎棘突中点旁开3cm定位,穿刺时盲探横突,在横突下穿刺至注水或气无阻。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对照组为83.3%;实验组的血管损伤率和胸膜损伤率分别为2.8%和0,对照组的血管损伤率和胸膜损伤率分别为8.7%和4.3%。结论:经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穿刺行椎旁胸神经阻滞穿刺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