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会议 >综合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胃癌新pN分期的预后意义探讨

综合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胃癌新pN分期的预后意义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胃癌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信息的新N分期的可行性;比较新N分期与第13版JRSGC(日本胃癌研究会)的N分期以及第5/6版UICC(国际抗癌联盟)的N分期三者间的预后能力。rn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诊治中心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接受胃癌根治术的忠者419例,分析转移淋巴结的个数及解剖位置的预后特点,建立一个综合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的胃癌新N分期,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三种不同分期方法的预后价值。rn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JRSGC的N分期(转移淋巴结解剖位置分组)以及UICC的N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分组)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其中浸润深度、JRSGC的N分期以及UICC的N分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转移淋巴结个数的截点分析,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结个数为7时生存差异统计学意义最大,X2值为34.126,危险比为19.734,95%的可信区间为7.255-53.676(P<0.001)。根据此结论,将JRSGC各N+期分为两个亚组:Nxn1~6和Nxn≥7。在JRSGC各N+期中,Nxn1~6组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Nxn≥7组的患者,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存比较可知,N1n≥7、N2n≥7和N3n1~6三组忠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综合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部位,将本组患者分为4组,即newNO为NO,newN1为N1n1~6,hewN2为N2n1~6,newN3为N1n≥7+N2n≥7+N3n1~6,newN4为N3n≥7,4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newNO为86.0%,newN1为61.5%,newN2为41.5%,newN3:22.0%,newN4:0.0%,各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新N分期、JRSGC的N分期、UICC的N分期及其它影响胃癌预后的凶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新N分期、浸润深度是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JRSGC的N分期与UICC的N分期并非此模型中的独立预后因素。rn 结论:转移淋巴结的个数和解剖位置都是本组患者的预后因素,因此胃癌的N分期有必要能同时包含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的信息。新胃癌N分期综合转移淋巴结个数和解剖位置的信息,预后效果强于JRSGC的N分期以及UICC的N分期,综合分析比较,临床应用优于其它两种分期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