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rn 通过分析2009-2012周期两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集体六人项目决赛和2013-2016周期世界健美操锦标赛集体五人项目决赛各队伍成套动作大量数据统计以及所得分数,对竞技健美操集体五人项目制胜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和实证,力求全面、深入、准确地寻找出制胜因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本项目的训练竞赛及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更完美地构建竞技健美操的科学理论系统,为中国健美操集体项目重夺冠军宝座提供理论支持.rn 研究方法:rn 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rn 研究结果:rn 1)根据帕累托分析法,截取的集体项目艺术制胜因素是美、新、巧,其累计百分比分别为:20.79%、41.36%、61.27%;截取的集体项目完成制胜因素是稳、准、齐,累计百分比分别为22.20%、44.39%、66.36%;截取的集体项目难度制胜因素是难、稳、准,累计百分比分别为21.49%,42.99%,64.03%。集体项目制胜因素难、稳、准、齐、美、新、巧的重要程度分别为4.91±0.29、4.98±0.14、4.84±0.47、4.91±0.33、4.11±0.9、4.85±0.46、3.14±0.72。2)三届世锦赛集体项目完成分与最后得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三届世锦赛集体项目中C组难度动作的失分最高为22.6%;集体项目五位运动员的一致性扣分主要是动作幅度、节奏以及腾空高度的不一致。3)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难度分与最后得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世锦赛奖牌选手难度编排分均在4分以上,第十三届世锦赛难度编排分均在3.5以上;第十三届0.7分难度的选用比例为31.25%;集体项目C组难度转体度数集中在360°~540°区间;4)在2013-2016周期中,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分与最后得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2009-2012周期内,操化在成套动作中占的比重大于2013-2016周期,上肢和下肢的不对称/对称的比重均小于2013-2016周期;非技巧类过渡动作的使用率高于技巧类过渡动作;三次赛事主要以动力性托举和派生托举为主,其中动作类型以翻转和转体居多;三届世锦赛在B-C-B、A-B两种空间转换类型的应用次数相对较多。rn 研究结论:rn 结论:1)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制胜因素是美、新、巧,完成制胜因素是稳、准、齐,难度制胜因素是难、稳、准,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稳、难、齐、新、准、美、巧;2)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完成制胜,主要集中为C组难度动作的稳定发挥,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的准确体现以及集体项目五位运动员在动作幅度、节奏以及腾空高度的一致上;3)难度动作的高分值、高得分率是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难度制胜的根本;集体项目五位运动员难度动作"稳"的发挥是难度制胜的保证;提高C组转体难度的准确性是集体项目难度制胜的重心所在;男女混合的运动员组合方式成为难度制胜的关键;4)集体项目操化、队形变化的复杂性是集体项目艺术价值的切入点;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的创新是集体项目艺术制胜突破点;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巧妙体现,多样的空间转换形式,为集体项目艺术制胜提供了可能。rn 建议:rn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应加强成套中的动力性配合,并合理运用技巧动作。在进行成套动作创编时,应着重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动作的节拍比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