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抗癌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 >ERCC1、RRM1及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RCC1、RRM1及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n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基因定性检测,回顾调查入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反应,疗效评价及生存时间.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生存期差异采用时序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2%,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化疗有效率(27.9%)低于阴性组(4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卡方值=6.894,P=0.032);RRM1表达阳性组的1年生存率(34.9%)低于阴性组(54.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卡方值=4.992,P=0.025);RMM1蛋白表达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与阴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7%,BRCA1蛋白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率(63.6%)高于男性(40.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22),但与患者的年龄、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 BRCA1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rn 结论:BRCA1蛋白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率高于男性,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的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的检测能否用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