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改变

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改变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系统不同的连续改变。方法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136例,分为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CEI)组(45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I)组(39例)及腔隙性脑梗死(LI)组(52例),以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38例)。测定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1周及3周时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CEI组患者发病后48h内、1周及3周时血浆中TAT、FpA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结论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是不同的,从而为明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些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