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态势及动力因素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态势及动力因素

         

摘要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省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态势和驱动机制,为总体布局黄河流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厘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9—2018年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对发展情况,并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外向动力的驱动作用。[结果]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存在发展不充分的现象,综合水平指数整体较小。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值为0.354~0.562,整体上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情况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等对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区域创新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对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应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区域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协调并发挥好多种动力因素的叠加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