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阐释学翻译理论视阈下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以Battles to Bridges汉译为例
【6h】

阐释学翻译理论视阈下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以Battles to Bridges汉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当前世界,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持续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和资本力量将目光聚集在互联网平台,利用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媒体以及娱乐公司来操纵、诱导舆论和民情,以实现自己的政治外交目的。美国学者荣达·扎哈娜(R.S.Zaharna)在Battles to Bridges:Us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Diplomacy after9/11一书中对这类外交行动做出了介绍和讲解,深层次剖析了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环境,解读了9·11事件后美国为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所采取的公共外交举措,并对美国公共外交策略的发展与转变做出了阐释和分析。将该书译成中文,对于公共外交领域起步较晚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为学者和民众了解公共外交提供了专业的学习资料,能够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认识到自己是公共外交的参与者,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要避免被他人操纵的舆论煽动情绪,要通过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  作为政治外交领域的信息类文本,该书涉及到许多美国历史、文化、政治、传播学和公共外交领域的知识,专业词汇频现,文化词汇频出;另外,该书行文严谨,在阐述现象和概念时,并列近义词众多;文中也时常出现插入语,长短不一,难于理解。如何翻译才能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与原作读者同样的感受,精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通顺畅达,通俗易懂是该书翻译的一大难题。本报告运用案例分析法,将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阐释学翻译理论与政治外交文本的语言特点紧密结合,运用“翻译四步法”,根据语言文化差异,探讨具体的翻译方法,验证该理论在信息类文本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任务背景、研究意义。第二章为任务过程描述,分为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三个阶段。第三章介绍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在翻译“四步骤”的基础上,探讨该书在词汇、句子、篇章层面的翻译方法。词汇层面主要有注释法、词类转换法、省译法和增译法,以及意译的方法;句子层面主要采用分译法和语序调整的方法;篇章层面主要运用了还原法和衔接词省略法。第五章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启示、局限与思考做一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