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价
【6h】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研究

1.4.2 管理工程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相关研究

1.4.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5本文的框架内容

1.5.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内涵

2.1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

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识别

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

2.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评价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

3.1 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主观与客观统一原则

3.1.3 综合考察原则

3.2 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方法

3.2.1 工作分解结构

3.2.2 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初步识别

3.3 项目规划与编制环节社会风险因素

3.3.1调查研究环节风险因素

3.3.2 立项审批与听证环节风险因素

3.4 项目实施及后续环节风险因素

3.4.1 项目实施环节风险因素

3.4.2 实施后续环节风险因素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模型

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指标定权方法

4.2.2 项目规划编制环节指标权重

4.2.3 项目实施及后续环节指标权重。

4.2.4.增减挂钩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4.3 评价标准

4.4评价模型

4.4.1 模糊综合分析法

4.4.2 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评价模型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实证评价过程

5.2.1 项目规划与编制环节风险测算

5.2.2 项目实施及后续环节风险测算

5.3 风险结果分析

5.3.1 项目资金保障风险

5.3.2 项目新增耕地合理利用风险

5.3.3 农户个人利益需求没满足风险

5.3.4 农户意见表达受限风险

5.4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5.4.1 强化经济监管,保障项目资金合理利用

5.4.2 强化项目成果验收,完善新增耕地成果监管

5.4.3 探索农户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户利益

5.4.4 畅通农户表达渠道,保障农户沟通顺畅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扬;

  •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晓平;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遥感技术;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