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师范院校与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6h】

高等师范院校与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问题提出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课程与课程设置的概念

3.2体育(表演)艺术的概念

3.3体育(表演)艺术的内容及特点

3.4部分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专业名称以及主修方向

3.5体育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3.6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及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规格的构建

3.7体育院校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个案分析)

3.8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论文作者发表文章目录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速度的加快,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人们对文化体育娱乐的要求也不断升温,伴随着体育美学欣赏水平的升高,人们对体育与文化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近年来大型文体活动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和关注,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渴求和健身的欲望与日俱增,因此社会对体育表演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现实中从事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人才极为匮乏,从而导致体育表演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体育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体育艺术类专业,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为体育院校拓展专业口径提供了机遇。 体育艺术类专业迅速的在我国体育院校蓬勃开展起来的同时,我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试探性的开设了体育艺术类专业,但是在我国高师院校中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的数量不多而且起步较晚尚且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自己固定的一套学科体系。为此,本文对我国部分开展体育艺术类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进行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对两者课程设置的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借鉴体育院校在开展体育艺术类专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体育艺术类专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本文进行阐述,对结果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以部分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所开展的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与学分的比例上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构建。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还有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总结,结合当今社会对高校体制发展的要求和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出了适用于高师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做了以下结论: 1、体育院校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然后根据自己每个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由于体育艺术类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无论是体育院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 2、体育院校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而每个专业又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 3、由于目前体育院校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完善,所以在课程内容上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构建。 4、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开设课程的总学时与总学分,以及对开设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每门课程的学时与学分的比较研究发现,每个学校的开设情况都不同而且有的学校差距还很大,因此笔者通过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以及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总结,构建了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学时与学分的分配,但是此观点只代表个人的意见,只作为参考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