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 >清代新竹北埔的民间信仰与客家地方社会——以慈天宫为核心的探讨

清代新竹北埔的民间信仰与客家地方社会——以慈天宫为核心的探讨

摘要

通过对北埔社会的开发、慈天宫的兴起以及慈天宫作为地域性祭典组织与社会进行互动的研究观察,可以对清代客家汉人如何在北埔地域上维持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做出如下解释。在北埔社会特殊历史因素下,慈天宫的发展可说是民间信仰发展的特殊案例之一,与一般渡海来台的汉人携家乡神明定居进行祟拜不同,受到少数民族因素、武装军事垦殖以及时间较晚等缘故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地方精英推动、继而配合地方社会建构的目的性特征,并且透过仪式和地域性祭典组织的身份维系整合社会秩序。慈天宫初期以临时性的茅草屋搭建,后因灵验异常得以修筑木造庙宇,同治年间获得大规模的重建,因有地方精英及村落民众的积极参与,逐步成为区域信仰中心。后作为地方公庙形成了举办庆赞中元普度和妈祖祭祀仪式的惯例,透过这些当地参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信仰仪式,与地方社会发生良性互动,有效维系了地方秩序的建构和整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